◎通 讯 员 受吉相 王成凯 本报记者 朱 彤
这里的勘探开发,是一系列世界级难题,超出教科书的认识和我国东部油田的经验——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条件与世界其他盆地完全不同,历经八期构造变形,加之油气资源埋藏深、压力高、温度高。
前不久,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今年油气产量当量再次突破3000万吨,实现了“十四五”高起点、高质量开局。
这是如何实现的?背后是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坚持科技先行、技术立企,全力增强国内油气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先进勘探开发技术应用,以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12月15日,在“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关键时期,塔里木油田19个大中型气田开足马力争“气”战寒,538口气井正以每日9500万立方米的产气量与寒冬抗争,年产气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突围地下“禁区”,抢占深地领域创新高地
面对“全球少有、国内独有”的世界级难题,塔里木油田不断深化地质理论认识,设立构造、沉积、成藏等基础研究课题,搞清了烃源岩分布,建立了正确的成藏模式,用手中划定的井圈和测线,一点点勾勒出了通往深地的“寻宝路径”。
为了突出资源掌控,塔里木油田在新区新领域,清晰构建盆地地层与构造格架,识别出四大生烃中心,确立了勘探主攻方向。在库车山前,技术人员清晰认识了油气沿逆冲断裂运聚成藏;在台盆区,他们准确把握碳酸盐岩走滑断裂控储控藏规律,让地下8000米以下有富集油气的构想,不只存在于地质家的脑海。
“全世界衡量钻井难度的13项指标中,塔里木有7项指标排名第一,综合难度世界之最。”技术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还有一句话叫“钻头不到,油气不冒”。塔里木油田持续攻关超深层钻完井技术,配套了8000米以深十大工程技术,助力平均单井产量、钻完井周期“一升一降”,深地钻探能力可达万米。
记者了解到,塔里木油田近年来进一步落实了库车山前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台盆区一个10亿吨级大油气区,颠覆了7000米以下难以形成优质储层的传统理论,开辟了一批全新的勘探领域,引领和推动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向深地领域进军,建成了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壮大天然气资源“粮仓”,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据了解,塔里木油田打响油气生产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统筹协调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上产、管理促产,助力单井“亩产量”不断攀升,开发井成功率、高效井比例大幅提高,失利井、低效井减少一半以上,各项指标创历史最优,为油气快速上产赢得主动。
为了深挖潜力,塔里木油田全面开展老油气田综合治理。为此,塔里木油田成立8个开发专班、集结334名骨干“出征”老油气田综合治理。开展气藏治水开发试验、提产提采配套技术等攻关,“靶向医治”低产低效井,实施措施井177口,助力日增气526万立方米,实现综合递减和主力气田负荷因子双下降,筑牢了冬供“压舱石”。
钻完井远程管控支持中心“7×24小时”远程监控工作运行半年来,已有88口地处戈壁荒漠的单井被“装”进了计算机,187项钻完井数据实现了实时传输、预警和监控,万里油区感觉就在“方寸”之中。这是塔里木油田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一处缩影。
塔里木油田全面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勘探开发生产深度融合,搭建采集、传输、存储为基础,办公、工控、员工交流为主体的“3+3”总体架构,推动9大业务领域14个应用场景全方位转型。
在勘探开发方面,全过程推行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打造哈得、博孜“一油一气”智能油气田样板,实现了油气藏精益管理。在工程技术方面,加快钻完井远程管控支持中心的覆盖面,提升钻完井效率质量。在科研方面,构建勘探开发工程“数据、成果、专业软件”三共享,“跨专业、跨部门、甲乙方、前后方”四协同新模式,科研效率提高30%。
记者在塔里木油田看到,这里已全面建成数字化油田,率先落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梦想云”,打造形成塔里木智能网络协同工作平台——“坦途”,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感知、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井场、站场数字化率提高到96%、100%,为塔里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油气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