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万亿元!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退出如何避免大转弯?

2023-01-17 19:40:21 来源:第一财经 分享到: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如何有序退出?退出将对金融机构、企业有哪些影响?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对经营主体的冲击?

日前,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银行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办理延期还本付息6.53万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业内专家、金融机构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以来,有效降低了疫情对原本正常经营主体的冲击,政策退出将会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大小将取决于经济复苏情况;政策退出应把握好节奏,一行一策、一企一策,避免一刀切和政策大转弯。


【资料图】

多次延期后可能面临退出?

在监管部门多次提出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后,这一政策或在2023年面临着退出。

此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者让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

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不断完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常态化支持机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发展。

延期还本付息工具起源于2020年央行推出的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2020年6月,央行创设两个新的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2021年4月,央行等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底。

2021年12月,央行等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并最长延期到2023年6月底。

2022年11月,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再次强调,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三年来,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在稳定企业发展信心、稳定就业和收入,促进内需恢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有效克服金融顺周期行为,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短期资金链压力,渡过眼前难关,在保市场主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部分银行潜在不良风险。2022年尽管经济遭遇内外多重因素超预期影响,但国内就业仍超额完成,与国内及时出台纾困、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密不可分。

机构担心政策大调头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如何平稳有序退出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考虑到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多地受到疫情冲击,2023年上半年或将仍有大规模的贷款处于延期还本付息状态中。”兴业银行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

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担忧政策急转弯的风险。“最怕政策大调头。”一位浙江地区农商银行副行长对记者表示,目前该行正对存量企业情况进行摸排。“如果政策刚性停掉,对我们的影响应该还好,但不良率可能在1个百分点以上。”

业内担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退出,也可能成为银行业一个潜在的不良资产来源。根据已有数据,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37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6%,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曾于2021年在“国新办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贷款的不良率要略高于普通贷款。

但从银行业角度来看,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政策退出影响相对有限。

“考虑到原来小微企业应延尽延的量在银行业整体信贷规模中的占比其实并不太高。而整个普惠小微贷款规模也就20万亿元左右,在银行业资产规模中占比并不高。延期还本付息的规模对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的压力影响并不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

1月13日,银保监会发表署名“尹保轩”的2022年监管工作综述文章指出,截至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3万亿;银保监会此前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曾刚表示,随着2023年消费修复、各项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应是向好状态。“政策退出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肯定会有一定压力,但压力多大则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如果经济运行状况好,那么很多原本有劣变风险的资产就可能变成优质资产,风险自然下降。”

上述农商行副行长则表示:“不知会不会有衔接的政策,对于银行机构而言,也要看自己的决策。”

退出节奏如何把握?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如何平稳退出的确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此,曾刚认为,视经济情况退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意味着政策会选择在经济运行整体趋稳的情况下退出,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影响较小时,才会选择退出。政策退出后,对资产质量所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应该是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从海外退出的经验看,主要是为防范一刀切退出的“断崖效应”,同时要避免“养僵尸”的道德风险。

基于这一原则,兴业银行研究报告建议,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平滑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退出影响:一是可以将退出节奏与经济恢复情况挂钩,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有所好转的过程中,仍应适当接续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二是考虑在政策有效期内,允许有能力的企业在继续让企业延期偿还本金的同时,逐步开始正常支付利息,以减轻未来政策集中退出时企业偿付压力的提升;三是对仍处于延期还本付息状态企业的经营情况开展排摸,对不同经营情况的企业由银行牵头实施不同的还款计划;四是考虑鼓励AMC等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收购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降低银行不良生成压力。

就退出节奏而言,曾刚称,还是要根据企业、行业的不同,差异化执行:一看经济整体运行状况,二看企业、行业,它们的修复过程是不太一样的,有的慢一些有的快一些;从银行的角度,还要根据客户的产业、行业的复苏情况,灵活与企业探讨退出的差异化安排。“一事一议,一行一策,一企一策,不能说一个节奏适合于所有的企业行业。”

“政策是不是再延,还要看经济恢复的情况,政策总有一天要退出,但时机的选择、节奏跟力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还是要更谨慎一点。比如,可以分步退出,2023年底退出一部分,2024年退出一部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政策退出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上升,企业可能会暂时出现流动性压力,这些都需要详细考虑安排。

关键词: 还本付息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